「有世界名可爱游戏」沈娜个展:

2023.11.26-12.20
图片

640.jpeg
640-1.jpeg展览现场

有世界名可爱游戏
文/段君
20年前,沈娜跻身中国当代艺坛,并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绘画新星,我当时在北京也听说和看到了她的成名之作:沈娜以身边女性朋友为参照对象,用略带卡通和表现化的方式,加以鲜艳的底色平涂,画出了一批具有辨识度和高度风格化的油画作品,对2000年前后都市女性的绚糜生活和存在状态进行了描绘和揭露,曾引起艺术圈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640-2.jpeg

640-3.jpeg
展览现场

2009年至2015年,沈娜接触和研修中国古代历史,频繁考察北京、山西、江苏等地的建筑、器物,随之创作了一批以山石草木、亭台楼阁为题材的布面油画,色泽紫黑沉着,意境肃杀萧瑟、苍衰倔强,属于她内心幻想的非真实历史风景,在当时加快了当代绘画对古代景观的利用与转换步伐。

图片
640-5.jpeg展览现场

最近几年,沈娜潜心新的实验,题材主要取自她个人的童年生活记忆,并注入佛教观念意识和武侠情义文化,力图走出平面化的创作窠臼,择取布面绘画装置和毛毡软雕塑等更加立体化、空间化的形式,表现世俗、命运、武侠等精神背景之下当代女性的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

640-6.jpeg
640.png展览现场

自古,女红(女工、女功、女事)——针线、编纺、刺绣、拼布、剪花、浆染、缝纫等,即深闺女子的必备技能;沈娜大量使用线绳的勾连拉扯,布料、毛毡的“排兵布阵”、缝纫机针的腾挪蹿跳,来构建超现实般的作品实体与空间景观。

640-7.jpeg

640-8.jpeg

展览现场

中国当代艺术界曾有几位女艺术家使用女红的形式,并已取得斐然的成绩,而每位(女)艺术家的选择和使用,都有其各自的缘由和意义。

640-9.jpeg
640-10.jpeg
640-11.jpeg展览现场

对沈娜来说,她采取女红的原因,更多的是缝合自我,缝合童年时代军工厂生活的记忆碎片,缝合原生家庭的刺痛,以及个人现世生活的跌宕与释怀,其成长旅程被艺术家凝缩成一句悬吊的文字作品:“不原谅也没关系”。

640-12.jpeg
640-13.jpeg展览现场

可以说,沈娜的女红,如同她钟意的林青霞饰演的各种武侠角色,将定义和束缚女性的针线布绳演换成攻击的利器;她主动走出性别区分,把创作焦点集中在语言风格和观念表达的领域,画面主要使用线条勾勒和塑造形象,并加以色彩的晕染与点洒,包括大面积的背景留白,具有当今网络时代快节奏、情绪夸张化的漫画风。

640-14.jpeg
640-15.jpeg览现场

本次展出的作品和整体空间构建,观众能够很容易从中发现武侠文化对沈娜的影响,不同的武侠人物形象,以及剑拔弩张、血雨腥风、生死相依的场面,汇聚成《龙门客栈》系列。武侠的世界,中心是男性的拼搏与厮杀,沈娜却情有独钟,其背后蕴藏的是她一直崇尚的女侠风姿。

640-16.jpeg

640-17.jpeg展览现场

作品里出现的“嫦娥”与“美杜莎”,配以高洁的菊花和诡异的太湖石,传递出艺术家对满足男性幻想的仙女形象和恶毒蛇蝎美人符号的冲击。同时,与沈娜早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旱冰鞋、樟木箱、军工厂童年旧物等,也一同在展厅中交织成错愕的古今融合景观。

640-18.jpeg
640-19.jpeg展览现场

敝人与沈娜对社会、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认知意见迥异,甚至完全相左,但仅就艺术创作而言,我支持她不断更新的尝试,并赞赏她在语言风格上所持有的先天禀赋。

640-20.jpeg
640-21.jpeg展览现场

概言之,自2003年以来,沈娜三个不同阶段的创作都不甘重复自己的过去,试图紧密嵌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从都市女性,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直至最近几年的材料拓展和精神挖掘,都折射着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及略显分裂或极端的思维意识。我也想偏执地说:做艺术家,就不能是普通、正常的。

640-22.jpeg
640-23.jpeg展览现场




「有世界名可爱游戏」沈娜个展
Building Self-Fulfillment Shen Na’s Solo Exhibition
2023.11.26-12.20
策展人:段君
Curator: Duan Jun

共同艺术中心
Common Art Cennter


640-24.jpeg展览现场

640-25.jpeg
同艺术中心于1126日下午16:00呈现「有世界名可爱游戏」沈娜个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段君统筹呈现。艺术家沈娜以纯亚麻布、丝绸等材质的织物,通过独特的手工刺绣工艺,赋予作品别样的东方神韵。丝绸材质既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又如女性肌肤般柔嫩。

640-26.jpeg
640-27.jpeg展览现场

无论是龙门客栈系列亦或是潮流日本动漫元素系列,沈娜都在作品中赋予了独属于她的成长经历。作为拥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自由职业艺术家生涯的沈娜,她为自己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640-28.jpeg
640-29.jpeg展览现场

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沈娜对艺术始终充满热忱,在一针一线的创作中探寻独属于她的宁静之地。展览将持续到12月20日


640-3.png640-26.jpeg
「有世界名可爱游戏」
为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艺术京城板块重点活动之一



关于艺术家
640-31.jpeg艺术家沈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1979年 出生于四川广元

1997年 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1年 考取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

2004年 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23“有世界名可爱游戏”-沈娜个展(北京798共同艺术中心)

2023“面对现场”-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献展(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

2017“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5“放大”-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

2014“学院新艺术第一季” 深圳罗湖美术馆)

2014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

2013“溪山清远-流觞故事”-中国新绘画(日本福冈美术馆)

2013“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西班牙圣莫妮卡美术馆)

2013颜文樑艺术奖系列展-“第五元素”中国青年油画邀请展(苏州美术馆)

作品被日本福冈美术馆及苏州美术馆收藏

2012“她者的艺术”-中国13位当代女艺术家澳门联展(中国驻澳门外交部公署大厅)

2012“微图盛景"-中国当代小幅作品收藏计划2012冬季(成都那特画廊)

2012“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重庆市美术作品展(重庆美术馆)

2011“珠联璧合”南方女艺术家邀请展(成都蓝顶美术馆)

2011无限繁衍”视觉案例-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邀请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11“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2011“被异常的生活”坦克库巡回展览方案 一第一站: 瑞士(瑞士卢塞恩设计美术学院)

2011成都双年展-“溪山清远”(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2011“未来先锋- 当代艺术邀请展” (重庆美术馆)

2010“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中国青年艺术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0“溪山清远”- 中国新绘画(伦敦

2010“隐形的翅膀”-(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0“沐香·涤尘“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六人展(深圳华·美术馆)

作品被关山月美术馆收藏

2009“内力”当代女性艺术家展(西安纺织艺术城)

2009“性能”当代艺术五人联展(北京798千年时间画廊)

2009“惊滟”-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

2009“举重若轻”(南京“恒”当代艺术中心)

2009“无镜”女性艺术家展( 北京798白盒子美术馆)

2008“布景”(重庆坦克库)

2008“进行时女性”( 北京798木真了会所)

2008“独生宣言”70后新锐艺术家联展

2008“形形色色”学术提名展(上海莫干山50号SO空间)

2008“面对自然的力量”-纪念汶川大地震(成都蓝色空间)

2007“核变”-来自中国的新绘画(意大利)

2007“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

2007“抽离中心的一代”-2007大山子艺术节系列展(北京798艺术区)

2007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1976--2006”(北京中外博艺画廊)

2007“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展”(香港) 

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6“自我造局”当代艺术展(上海证大艺术中心)

2006“限制与自由”-冬市(美术文献中心)

2006“超越的维度-中国新绘画” (南京四方美术馆)

2006“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上海原弓美术馆)

2006“变异的图象”-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上海美术馆)

2006“双性社会中的女性”-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展 (泰国曼谷唐人画廊)

2006“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6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上海)

作品被四方当代美术馆及上海证大美术馆收藏

2005“语言的阁楼”新锐女性艺术家展(北京四分之三画廊)

2005“云雨”艺术展(北京现在画廊)

2005“低和浅的游戏”一漫画潮流的到来(北京798工厂3818库)

2005“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艺术展”(上海明园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

作品被深圳美术馆收藏

2004 获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4“少年心气”新锐绘画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4“蓝色空间”邀请展(成都)

作品被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2003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3“青春就是权利”- 青年艺术大展(上海)

2003贵州双年展(贵阳)

2003“转向”-《当代美术家》年度邀请展(重庆)

2003“多元视点”当代艺术展(上海艺术景仓库) 

作品被重庆美术馆收藏


KB3A0391.JPG



http://
www.commonartcenter.com

微博:共同艺术中心

Instagram:commonartcenter

Facebook:Common art center 

共同艺术中心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797路B03共同艺术中心


共同艺术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众筹会员制的当代艺术画廊。共同艺术中心由业内资深策展人、艺术经纪人、藏家等专业人士共同发起,致力于用全新的业务模式为当代艺术藏家提供专业收藏方案,“纸是”装置作品项目是我们的主要经营方向。把纸为媒介、媒材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经营方向,是因为这类艺术品在中国美术体系下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用纸和民间艺术做媒介的优秀艺术家让纸艺术可以作为工具抵抗它的命运,让它摆脱功能的遮蔽显现自身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当代艺术转换是共同艺术中心始终关注的重点。所谓元现代艺术,最早用来说明从流行电视剧,音乐,电子游戏,新媒体电影到当代艺术的围绕以自身为“本元”的文化艺术现象。在艺术上表现为各种意象穿越了媒介的历史与文化界限,相互参照,挪用。而我们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为“元”,关注并发掘在围绕“元文化”而进行创作的国际艺术家。 
共同艺术中心的众筹模式为高端人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土壤,收藏家们可以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存贮一部分心仪的作品,又可以参与到艺术家的成长和艺术中心的成长中去。共同艺术·共享收藏是画廊的核心价值。共同艺术中心 2019 年迁址 798 核心 艺术区并成立 ART WAVE 和ART CAC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