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
「即万象」庄红艺&罗璐双个展
文/钟振英
"即万象",是世界被人的欲望所感知的一瞬间,在这个充满万象之美的展览中,庄红艺和罗璐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了他们眼中的刹那宇宙,一个缱绻,跃动,扑朔迷离的世界。

展览现场
庄红艺的画面有一种绚烂和脆弱,轻盈和沉重的冲撞质感。宣纸本是轻薄柔软之物,用宣纸堆叠造型一面浓墨重彩的花墙,将轻盈之物变得厚重。然而从意念上看,纸是逝去的木,用逝去之物来凝结活物的生命力,又将沉重之物变得轻盈。似花非花,似物非物。艺术家的画面有着对宏大世界的惊艳印象,有对刹那韶华的渴望留恋,和带有危机感的稍纵即逝。
展览现场
相比之下,罗璐作品中的万象由心而生,每一条线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编织都是一段百转千回。世间万千由艺术家的身体作为窗口,转化为条条彩线,被细细嵌入画布之中。万般情绪由此绵延再生,不似骄烈的花朵,但似一趟在茫茫世界自我疗愈的旅程。本次展览带您体会万象之美,人之美,即刻便在一花一线之间。
展览现场
「即万象」庄红艺&罗璐双个展
「Infinite Realms」Zhuang Hongyi & Luo Lu Double solo Exhibition
共同艺术中心于10月28日下午16:00呈现「即万象」庄红艺&罗璐双个展,本次展览由彭锋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钟振英统筹呈现。「即万象」是一场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感知。作品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将世界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独特而丰富的交汇之地。
展览现场庄红艺通过色彩的渗透和材料的融合,以大自然为主题,用色彩将模糊的回忆重塑为充满生机的作品,创作出一片又一片的花海盎然,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圆满具足的世界,细致繁杂且独一无二。罗璐深受大地艺术和毛利文化的影响,通过自然材料的融合重组,创作出足以自我抚慰的作品,这是艺术家情感的再生,更是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庄红艺和罗璐的作品在一花一线之间,为我们传达着对生命的探索与对自然的敬畏。展览将持续到11月24日。

开幕现场
「即万象」庄红艺&罗璐双个展
共:您将本次展览命名为「即万象」,能否为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的策展理念?

柏仕诚(北京)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设计总监
GOO+艺术品牌创始人
策展人钟振英先生
钟:当我接到策展邀请的时候,我觉得很特别很有意思,十年前,2013十月初,在纽约我作为策展人,做了一个让我一生难忘的展览,策展词叫《We Are So Close·我们如此接近》十年后的今天,2023年十月末,再次回归在北京共同艺术中心做了这个策展人,还真的是一次很好的回归,我看到庄老师和罗老师的作品的时候,不单单是对作品的看好,同时他也表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即”,即是抵达的意思,时间上的抵达,空间上的抵达。就像大家聚在一堂,来观看这个作品。
开幕现场
此时此刻我们和这个作品是如此接近,所以说“即”,就是我们和作品产生的一个联系。“万象”是我认为庄老师表达了很多内容,他的作品不像一个简单的绘画,它是一个装置,还是一个雕塑,只有用这个属于哲学的词才能表达这次作品的全部,因为人与作品之间,远与近,围绕着仿佛加入了时间和速度、突破了三维,一个人孤独和作品相处,还是和亲朋好友一起欣赏,都能带来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在哲学上讲的万象。


展览现场
Q:可以结合您的空间设计理念,给大家分享一下,庄老师和罗老师的作品对于生活美学或者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有哪些优势?钟:我做室内设计20多年了,从之前的解决空间和人居关系,到现在我发现人们更需要的情绪价值和审美价值,我发现有些时候大家在讨论我设计的空间,讨论的不是装修材料,或者说你的房子怎么样,讨论更多的是墙上的作品和旁边的雕塑和空间的特别之处,甚至很多时候讨论的焦点是作品本身。

展览现场
我们去很多国家旅行,特别是欧洲,住当地人的家里,我们可以看到中产也好、普通的家庭也好,空间里有非常多从小开始的收藏,从收藏的作品看到了整个人生脉络,有着非常好的故事性。庄老师的作品,让我觉得在空间里面有非常好的对话关系。所以作品在一个空间来讲我认为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必须,而不是非必需品。
共:作为一名国际艺术家,您的足迹遍布了全球12个国家并和20多家画廊有合作关系,可以分享一下不同国家的艺术生态或者说不同国家的藏家带给您的感受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庄:我是92年出国的,至今有30多年了,我的艺术主要是在西方那边,展览、销售,理论也是在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语境不一样,看是注重文化还是注重艺术。西方的市场越来越朝着艺术发展,脱离文化是主要方向。
展览现场
所谓文化,是一幅作品你可以看到他的故事,比如说插图、或者即兴绘画、波普艺术等,你可以像读一本故事一样解读出来,但是这种当代流行的抽象艺术,作品中是看不到这种东西的。需要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能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但是这个事实范围是存在的,大家的语境不一样、路子不一样,所以说我在国外是比较受到重视的。
展览现场
共:本次展览是您和您太太罗璐老师的双个展,她今天没能来到开幕现场,能否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罗璐老师的作品。
庄: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因为艺术家都很“个人化”,我怕我解释错了她回去要说我。我了解的情况是她的艺术受大地艺术影响比较多,也受到一些毛利人的本土艺术的影响,所以看她的作品要从高处向下看。
展览现场
这一批作品是全新的、实验性的作品。而且我们两个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性的东西少做。罗璐老师以前做了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因为艺术本身就是需要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才有趣。
罗璐早期作品
展览现场否则就是纯粹的习惯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我的作品里也有两幅风景画,也是实验性的作品。
共:请您分享一下您和庄老师与罗老师是怎么认识并达成合作的,这其中的渊源是什么?鲍:我和庄老师一家是2007年认识的,《流动艺术》外出采访时去了庄老师在北京的工作室,当时是罗老师的父亲罗叔在打理工作室日常,后面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也实时关注庄老师和罗璐老师在国际展览以及艺博会,经历了这十几年的观察与研究,2021年我们首度合作了个展「别样绽放」。


展览现场
他们的作品从宣纸的属性到艺术语言、材料呈现到绘画技术、还有这十几年间作品的演变,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批新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东方的禅意,通过抽象的形式寻找感性的体验。就像我对面的这幅绿色作品,在其中一侧有一个桃心形状,这一色彩的变化是作品中非常精彩的部分。
展览现场我们深度合作后,我希望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国内外艺术家在创作方法和理念上的差异。庄红艺和罗老师去文化属性、在自然主义的角度里,对于记忆的颜色以及“视觉的美”坚持和稳定的向内挖掘,是我们画廊持续关注的动力。
开幕现场


「即万象」为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艺术京城板块重点活动之一
关于艺术家
庄红艺简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1962年生于中国四川
1999年、2003年两次获得荷兰国家视觉艺术基金(Fonds BKVB)艺术项目”追踪”.与罗璐合作完成.展出单位:92艺术基金会, 芝沃罗市立博物馆, 德芬特艺术中心, 芝沃罗市艺术中心, 比德.安.比德艺术画廊Art on Paper 艺术博览会,荷兰阿姆斯特丹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言午画廊“ 观Just Looking” ,中日韩艺术联展,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厦门
罗璐简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1971生于中国四川
1988-1992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5-1997 荷兰密涅瓦艺术学院
2003 荣获荷兰国家艺术基金
2005 执教荷兰自由艺术学院
工作居住于中国北京,荷兰海牙。
个人展览:
2023 MPV画廊,荷兰,Oisterwijk
2023凯撒画廊,科隆,德国
2023 LeRoyer画廊,多伦多,加拿大
2020凯撒画廊,科隆,德国
2019绝对艺术画廊,比利时
2019 MPV现代艺术画廊,荷兰
2016荷兰艾特尼艺术画廊
2014 比利时布鲁日绝对艺术画廊
2012 意大利皮特山大芙罗拉,比盖艺术画廊
2011荷兰海牙季节画廊
2010 德国科隆斯和艾芙艺术画廊
2010荷兰扽波斯马伊克艺术画廊
2010西班牙玛贝拉艺术屋画廊
2009荷兰阿姆斯特丹卡特外克艺术画廊
2008荷兰.玛依克.弗斯特画廊
2008荷兰海牙季节画廊
2007荷兰海牙季节画廊
2007荷兰格罗林根博物馆
2006荷兰阿姆斯特丹卡特外克画廊
2005 荷兰海牙季节画廊
2005荷兰瑞斯外克艺术博物馆
2005荷兰.玛依克.弗斯特画廊
2004比利时约赫.圣巴赫画廊
2004 “失去的光荣”荷兰休斯特画廊
2003 荷兰阿姆斯特丹兰记.德.浮瑞兹画廊
2003荷兰得瑞德现代艺术中心
2003法国勒.贝斯特画廊
2002 荷兰北部艺术中心
2001“艺术追踪” 92基金会, 芝沃罗博物馆, 德芬特艺术中心, 芝沃罗艺术中心
1999“居住” 德.布尔.瓦更斯艺术基金会
1997荷兰阿姆斯特丹兰记.德.浮瑞兹艺术画廊
集体展览:
2023 Impulse画廊,瑞士,卢塞恩
2021 Impulse画廊,瑞士,卢塞恩
2019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2019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览会
2019 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17荷兰马克。皮特艺术画廊
2017法国巴黎YIA Art艺术博览会
2015“问候芬斯特乌达” 艺术汇展 , 荷兰
2014荷兰海牙季节艺术画廊
2013意大利卡普瑞百屋艺术画廊,
2013意大利皮特山大芙罗拉。比盖艺术画廊
2011美国棕榈艺术博览会
2011 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10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10 荷兰阿姆斯特丹“RAI” 艺术博览会
2009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09 荷兰阿姆斯特丹“RAI” 艺术博览会
2008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08荷兰阿姆斯特丹“RAI” 艺术博览会
2007荷兰“PAN”艺术博览会
2007荷兰阿姆斯特丹“RAI” 艺术博览会
2006 荷兰当代艺术画廊
2006 中国成都双年展
2004 德国科隆博览会. 比利时哈圣巴赫画廊
2003 “中国风”五个波兰城市博物馆巡回展
2002 “收藏展”荷兰格罗林根博物馆

http://www.commonartcenter.com
微博:共同艺术中心
Instagram:commonartcenter
Facebook:Common art center
共同艺术中心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797路B03共同艺术中心
共同艺术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众筹会员制的当代艺术画廊。共同艺术中心由业内资深策展人、艺术经纪人、藏家等专业人士共同发起,致力于用全新的业务模式为当代艺术藏家提供专业收藏方案,“纸是”装置作品项目是我们的主要经营方向。把纸为媒介、媒材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经营方向,是因为这类艺术品在中国美术体系下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用纸和民间艺术做媒介的优秀艺术家让纸艺术可以作为工具抵抗它的命运,让它摆脱功能的遮蔽显现自身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当代艺术转换是共同艺术中心始终关注的重点。所谓元现代艺术,最早用来说明从流行电视剧,音乐,电子游戏,新媒体电影到当代艺术的围绕以自身为“本元”的文化艺术现象。在艺术上表现为各种意象穿越了媒介的历史与文化界限,相互参照,挪用。而我们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为“元”,关注并发掘在围绕“元文化”而进行创作的国际艺术家。 共同艺术中心的众筹模式为高端人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土壤,收藏家们可以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存贮一部分心仪的作品,又可以参与到艺术家的成长和艺术中心的成长中去。共同艺术·共享收藏是画廊的核心价值。共同艺术中心 2019 年迁址 798 核心 艺术区并成立 ART WAVE 和ART CAC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