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水墨的形成与发展,新水墨应运而生正像“五四”以来每当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引起水墨画改革的大讨论、大变化一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后,再度引起了水墨画界对这个敏感话题的讨论。由于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经济与科学的现代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因此,“现代性”在当时便成了相当多的水墨画……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水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越来越为学术界以及相关机构所关注。于是就接连出现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展览⑩。从批评和探索性质展览来看,新水墨显然处在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所以常常有人会就一些问题展开争论。与此相关的是,相对八十年代的新水墨而言,新世纪以后的新水墨不仅更为强调与时代、生活的互动,注重对观念的表达与对人生存状态关注,同时也更注重对于各类新兴艺术,如装置、影像艺术的借鉴,甚至包括对非艺术,如广告、卡通等等元素的借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架上的新水墨正在不断完成自身的转换与延续,并逐步确立了学术影响力和地位。而非架上的新水墨,在新艺术方法论的带动下,发展得显然要比前者在整体上更惹人关注。如徐冰(1955年生)、谷文达、邱黯雄(1972年生)等人——还有一些从事其他艺术种类创作的艺术家——从事装置、影像、油画、雕塑、行为的艺术家——大胆地将传统观念、西方观念;传统资源、西方资源;传统媒材、当代媒材;传统手法、西方手法融为一体。从而给水墨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全新的东西,这些都值得我们今后加以认真总结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