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衡

20世纪艺术中的“美学的麻木化"现象,不仅体现在丑上,而且体现在非人性(in human) 上。早在1913年,阿波利奈尔(G. A polina ire)就曾经说过“首要的是,艺术家是,群想要成为非人性的人。他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非人性的踪迹。“1925年,格塞特(OG asset) 做出这样的诊断: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就是"艺术的非人性化。梅洛庞蒂(M.Merleau-Pony) 在1948年评论塞尚的绘画时指出,它揭示了"人类栖居其上的非人性的自然基础。阿多诺(T Adorno) 在他死后出版的《美学理论》中用其惯用的辩证风格断言,“艺术只有诉诸非人性的追求才是忠于人性的。”20世纪的艺术之所以拒斥美,原因在于要揭示非人性,之所以揭示非人性,原因在于要让人变得更人性。如同荀子的性恶论那样目的不是弘扬人性中的恶,而是要正视进而彻底改变人性中的恶。也许丹托担心,如果让艺术去追求美,就有可能不能实现它的批判或者教化功能,因为人们为被作品中的美和由美引起的愉快情感所吸引从而会削弱作品的批判力量,然而,江衡的艺术却告诉我们,对于非人性的揭示,不一定非得求助于丑通过美,同样也可以揭示非人性。江衡的作品多以美女为题材,然而所有美女都被转变成了非人性的卡通。人性的复杂、深度、恒久等特征,在江衡的卡通美女中已荡然无存,剩下的是浅表、瞬时、易碎等非人性特征。江衡作品中的美女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美女,而是美的精灵或幽灵。


———————— 彭锋